壮族姓氏微探:此黄非彼黄
广西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,其姓氏文化体系独特而复杂。许多壮族姓氏虽然字形上与汉族姓氏相同,但其根源、读音和文化含义却完全植根于壮族的语言和历史。深入探究壮族姓氏,就是解码壮族先民的图腾信仰、生活环境和社会分工。

字同义异——壮族姓氏的文化内核
壮族与汉族共享的姓氏,在壮语中往往拥有完全不同的读音和含义。下表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壮、汉姓氏对比:
| 姓氏 | 壮语读音 | 壮族文化含义 | 汉语含义 |
| :---: | :---: | :--- | :--- |
| 龙 | lupgz | 来源于对蛟龙(鳄鱼)的图腾崇拜。 | 神话中的神兽。 |
| 黄 | vuengz | “皇帝”的意思,地位尊贵。 | 指一种颜色。 |
| 麻 | ma | “狗”的意思,源自对犬图腾的崇拜。 | 指麻类植物或麻木感。 |
| 韦 | (未明确给出) | 源自对鸡、石祖等图腾的崇拜(推测)。 | 指姓氏或草名。 |
| 莫 | (未明确给出) | 源自对蟊(可能指壁虎或某些昆虫)的崇拜(推测)。 | 指没有、不要。 |
壮族姓氏的四大来源
壮族姓氏的形成是多元的,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主要来源:图腾崇拜、地理环境、社会分工以及借用汉姓。
1. 源于图腾崇拜:万物有灵的标记
壮族是一个典型的多神崇拜民族,许多姓氏直接来自氏族族徽——图腾。这种姓氏反映了原始氏族“从动物引出家谱”的信仰。
| 姓氏 | 壮族图腾实体 | 文化证据 |
| :---: | :---: | :--- |
| 龙 | 蛟龙(鳄鱼) | 《布伯的故事》中的龙形象似鲤鱼;古时“断发文身,以像龙”的风俗;帮助布伯的龙为蛟龙。 |
| 麻 | 狗 | 古籍《魏书·僚传》记载狗在高贵程度;乡下父母为保护孩子会缝制“狗耳”帽。 |
| 鸡、莫、韦 | 鸡、蟊(牛)、石祖 | 也是原始壮人崇拜的对象,由此演变为姓氏。 |

2. 源于地理环境:山水居所的印记
壮族世居于多水、高山、密林地区,其居住环境直接演化为姓氏。这与汉族姓氏特指某一封地不同,壮族的地理姓氏概念更为广泛。
| 姓氏 | 壮语读音 | 地理含义 |
| :---: | :--- | :--- |
| 农 | noeng 或 ndoeng | “森林”或“深密”之处。 |
| 谭 | dapgz | “水塘”或水深之处。 |
| 甘 | gamj | “岩洞”,与原始人类穴居有关。 |
3. 源于社会分工:祖先职业的传承
部分壮族姓氏是祖先从事特定社会生产活动的标志,记录了历史上的职业分工。
| 姓氏 | 壮语读音 | 祖先职业 |
| :---: | :---: | :---: |
| 蓝 | lamz | “篮子”,祖先从事竹或藤编织业。 |
| 马 | max | 养马业(壮族到宋朝才有马匹输入)。 |
| 巫 | (未明确给出) | 巫觋业,为人驱邪、祈祷。 |
| 蒙 | mueugx | 编织鱼网等手工业。 |
4. 借用汉人姓氏:文化融合的产物
壮族与汉族长期杂居,文化交流频繁。一部分壮族人采用汉字并借用了汉人姓氏。这类姓氏通常无法与壮语进行词义上的对应或追溯。
典型姓氏: 李、廖、程等。

结论
壮族姓氏体系是研究壮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。它不仅揭示了壮族先民在渔猎时代对鳄鱼的敬畏,在农耕时代对狗、牛的重视,也展现了其与自然环境(森林、水塘、岩洞)的紧密联系。理解这些“字同义异”的姓氏,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壮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。
阅读原文